心莫贪 贪念一起坠深渊 贵州省遵义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原专职副主任刘采成严重违法案剖析-yabo亚博88

时间:2024-01-04 来源: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 编辑: 点击:10

刘采成,男,1969年10月出生,1991年9月参加工作。曾任贵州省原遵义地区卫生局工作员;遵义市会计管理事业局工作员;遵义市财政局行政事业财务科科长、财政监督检查科科长;遵渝建材公司董事长、遵义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;遵义市新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、总经理、董事长;遵义市新蒲新区管委会副主任;遵义金融控股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;遵义院士工作中心副主任;遵义市中华职业教育社专职副主任。 2023年2月,刘采成因涉嫌严重职务违法,接受遵义市监委监察调查。2023年7月,刘采成被开除公职,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,所涉财物一并移送。

  刘采成大学时读的是会计专业,毕业后他长期从事会计工作,历经多个重要岗位锻炼,在组织的培养下一步步成长为正处级领导干部。然而,随着他手中权力越来越大,身边的商人老板和邀约的饭局也日渐增多,在金钱、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,他开始放松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,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严重扭曲,不知敬畏、不知收敛,踏上了疯狂敛财的不归路,最终因追逐“钱程”而自毁前程,令人唏嘘、发人深省。

  初尝甜头 误将权力当能力

  刚参加工作时的刘采成,思想积极向上,由于天天和钱打交道,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小心谨慎,要依法依规办事,并且考取了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资格,得到组织重用。他曾自认为能够抵御住各种诱惑、立场较为坚定,没想到还是在围猎面前败下阵来。

  “在担任市财政局行财科科长后,手里有了一些权力,找我办事的单位和老板增多,各种饭局也越来越多,自己思想上也在悄然发生变化。”刘采成被留置后交代说,起初他坚决推辞别人送的土特产,然而,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,随波逐流的心态左右了刘采成,他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丧失了是非标准、开始放松自我要求,从收受普通的土特产、礼物,到笑纳名贵烟酒……面对越来越多的红包和礼品,他的心态从开始的拒绝变成了坦然接受。

  尝到权力和地位带来的“甜头”,刘采成一发不可收拾,不再把闲暇时间用来学习提升自己,而是热衷于各种请托饭局,沉迷于灯红酒绿、推杯换盏的生活。到后来,别人请他吃饭都要讲关系、提前排队。在一次饭局上,老板王某很诚恳地说:“只要您需要,我一定当好您的经济后盾和服务员,随叫随到。”听了这些话,刘采成很是满足。

  “别人很难办到的事,我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,很享受这种优越感。”从那时起,刘采成变得自视甚高、得意忘形,认为是自己有本事,能力强、本领大。

  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理想信念的丧失,让刘采成在一次次放纵中迷失了方向,在自我麻痹中跌入了欲望的深渊,一步一步突破底线、触碰高压线。

  心态失衡 萌生以权敛财心理

  2009年,刘采成被提拔为遵义市新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,适逢新区大搞开发,他每天的工作涉及诸多工程项目和资金投入,也接触到更多的商人老板,看到老板们在生活中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,他心里的天平开始失衡:“自己手中掌握着这么多项目,为什么却只能看着别人发财?”

  当时,刘采成的爱人刘某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员,业绩不佳。刘采成便帮忙出主意,“推销保险,最关键的是人脉。”随即,他利用影响力及关系网,帮刘某拉关系、介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售卖保险。

  “本来我没想过买什么保险,但碍于刘总极力推荐,反正钱也不多,就当是买个‘人情’。”刘采成原来的同事回忆,当时从公司干部职工到关联企业的老板,几乎都买了刘某推荐的保险,这使得刘某短时间便获得大量订单,从中获利16万余元。

  10多万元本已不算小数,但对于经常接触“大富大贵”的刘采成来说,这点钱远远不够,为了能够快速“致富”,他决定利用高息放贷来间接受贿,这种受贿方式他一度认为是极其隐蔽的“生意经”。

  2011年,刘采成在担任遵渝建材公司董事长期间,公司需要引进矿山开采亚博全站手机客户端的合作伙伴,刘采成觉得这是个“赚钱”的良机,于是找到老板杨某某,承诺能够在获取合作经营权上提供帮助。待杨某某顺利中标后,刘采成多次在他面前诉苦,暗示自己工资不高、家中开销较大,想通过放贷收息的方式“找点钱”补贴家用,杨某某考虑到项目中标是刘采成一力促成的,便同意以支付利息的方式来向刘采成表示感谢。

  杨某某同意后,刘采成通过自筹以及向银行贷款的方式筹到282万元“借”给杨某某。为规避风险,刘采成以他人的名义与杨某某签订借款合同,以5年的借款期限,按月收取高额利息。

  后来,杨某某公司因经营不善,出现连续亏损,难以承受高额利息,便向刘采成提出,可否先还本金、暂缓付息,却遭到刘采成严词拒绝,并要求其一次性提前付完本金和利息。由于公司经营还要仰仗刘采成的关照,迫于无奈,杨某某最终一次性付完了余款。经查,2011年至2016年,刘采成通过向杨某某放贷收息的方式获利350余万元。

  热衷攀比、心态失衡让刘采成廉洁失守并走向腐化堕落。他被贪欲蒙住了眼睛,萌发出一夜暴富的心理,这种心理一步一步驱使他不择手段地敛财,以物欲的满足来补偿其心理的失衡,在追求“更高的待遇”“更好的生活”中迷失方向,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  身居幕后 让亲属充当“马前卒”

  办案人员发现,在刘采成受贿的关键节点,总有其亲属出现充当“马前卒”。

  2013年,刘采成担任新蒲新区管委会副主任,管理着大大小小上百个建设项目。看着手中如此之多的项目,他想借此发财的欲望愈加强烈,考虑到不便亲自出面,他找来自己的外甥向某某,让其作为自己的利益代言人。他让向某某负责找来商人老板承接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劳务分包、装修等工程项目,再利用职权向项目负责人打招呼,帮助商人老板顺利拿到工程,然后由向某某出面收受好处费。

  2014年,遵义市人民公园地下室及商铺工程招标,向某某便找到商人董某,说能够帮助其拿到这个项目。董某刚开始还不太相信,但没过多久,他便顺利拿到了公园地下室及商铺工程的劳务分包项目,自此,董某便与向某某开始了长期“合作”。2014年至2017年,刘采成利用职务便利,先后帮助董某承揽新区某还房农贸市场装修工程等多个项目,通过向某某收受董某“感谢费”200余万元。

  “向某某是我外甥,我对他很信任,他也很听我的安排。”刘采成交代,他通过向某某先后收受贿赂共计600余万元。

  除了自己的外甥,刘采成还将姐夫汤某某发展为“代言人”。对于这样的行为,他却是这样理解的:“读书的时候,姐姐一家对我照顾有加,家庭条件比较拮据,现在我有能力了,正好也能帮帮。”

  刘采成自以为的“帮”,实质上却是“害”。他妄图使用“障眼法”,隐身幕后,唆使亲属充当其索贿受贿的“马前卒”“代言人”,自己不方便说的话,就让亲属去说;自己不方便要的钱,就由亲属去要,这让亲属也跟着他在歧途上越走越远。

  “曲线”敛财看似有利可图,实则穷途末路。当办案人员将刘采成收受“感谢费”的证据摆在他面前时,他才真正体会到,再精明的贪腐手段也是纸里包不住火。他自认为手段高明,却落得亲属和自己同时被留置的下场。

  心存侥幸 对抗调查只是掩耳盗铃

  收受的巨额贿赂,既不能存入银行,又不敢放在家里,刘采成认为买卖房产既能够保值增值,还可以掩盖其受贿事实。但他打错了“如意算盘”,一切只不过是掩耳盗铃。

  刘采成被采取留置措施后,办案人员在其常住的房屋中没有发现存放大额现金的迹象,其本人银行账户也没有大额存款。随后,办案人员对其关系密切人员进行摸排,发现其家人银行账户中存有大量资金。

  “账户上的钱,除了工资收入,大多是我们家这些年买卖房产赚到的。”刚接受调查时,刘采成试图用卖房所得解释大量资金的来源。

  然而,办案人员进一步调查发现,刘采成及其近亲属名下仍有多处不动产,与收入严重不符。且其在遵义、贵阳等地还购置了一批不动产,登记在其外甥、姐夫等亲戚名下。

  “这本房产证,尽管登记在我名下,实际是刘采成的。”向某某等人向办案人员交代了刘采成通过他们隐瞒财产状况、订立攻守同盟的事实。

  其实,早在刘采成被留置之前,监察机关就先后两次对刘采成的有关房产、收入问题进行过函询,然而面对提醒,他心存侥幸、执迷不悟,不仅不如实报告,还弄虚作假,认为函询不过是“走走过场”。

  “函询我的时候,我也想过坦白,但最终还是心存侥幸。”刘采成反思道,当时因为有些担心,还召集涉案人员授意他们故意隐瞒事实真相。

  为了发财而工作,权力必将沦为牟利的工具,从而走上腐化堕落的不归路。刘采成在忏悔书中写道:“劝告那些还在领导岗位上的干部们,请你们一定要坚守信念,遵纪守法,廉洁奉公。请你们以我为鉴,千万要守住底线,一定要记住,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!”


网站地图